查看原文
其他

南海顺德“香云纱”之争

话说佛山
2024-08-31


视频:香云纱纷争(佛山电视台《经历》2020.1.11)


  我们所认为的“香云纱”并非真正的香云纱?昨日,“莨纱”制作人冼达峰将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成艺晒莨厂、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香云纱协会等四被告告上法庭,他认为,自己根据西樵老一辈描述开发的“莨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香云纱,而成功申请非遗的产自顺德的香云纱实际上只是“莨绸”,两者的织造工艺并不一样。而被告一方则有律师直指冼达峰的行为“与韩国有人争孔子无异”。

  案件在佛山中院审理,冼达峰提出了四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开道歉、连带赔偿500万元损失等诉讼请求。案件并未当庭宣判。




  “大家都认为我的香云纱是假的”

  冼达峰是南海西樵人,他的母亲原来是广东丝绸公司“莨纱绸”的最后一批管理人员。由于从小耳濡目染,他3岁开始便接触“莨纱绸”。到了2007年,他正式进入了晒莨业。

  2008年开始,由于看到了商机,冼达峰开始根据西樵老一辈的描述,着手恢复传统的“莨纱”。2010年,他成功开发出“莨纱”。对于他而言,“莨纱”才是真正的“香云纱”的织造工艺和产品。



  而在冼达峰着手恢复“莨纱”的同一年,即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顺德伦教成为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地。

  冼达峰称,由于非遗传承人梁某等在央视等全国多家电视台、报纸和网络上宣传他们的“香云纱”产品,使得市场上认为只有顺德的“香云纱”才是真正的香云纱,从而让自己开发出的“莨纱”销路并不好。2012年前后,他在岭南新天地开设店铺,通过边销售边推广的方法,宣传“莨纱”才是真正的香云纱。


隔着香云纱,依稀可见美女倩影

这件香云纱可见当年品牌:宝星老牌

  “也有很多来我店铺的人说伦教的香云纱才是真的香云纱,我的是假的。”在冼达峰看来,还是因为铺天盖地的宣传影响了消费者。他苦苦坚持了6年后,于2018年无奈结业。


  为此,他一纸诉状将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成艺晒莨厂、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香云纱协会、晒莨厂的法定代表人老某、广东新天成香云纱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四被告宣传香云纱产品的行为为虚假宣传以及实施了混淆行为,判令四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开道歉,连带赔偿500万元损失等。

  原告:“对方不能把烧鸭说成烧鹅”

  法庭上,冼达峰及其代理律师引用了《广东省志·丝绸志》,表示“莨纱绸”其实是“莨纱”与“莨绸”的合称。其中,“莨纱”原产于南海西樵、民乐一带,而“莨绸”多产于顺德勒流、沙滘、伦教一带。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香云纱”,而后者则是“黑胶绸”。

  至于“莨纱”与“莨绸”有何不同,冼达峰表示,前者是纱罗组织织物,制成衣物后行动时会沙沙作响而称之为“响云纱”,后又谐音为“香云纱”;后者则以平纹手拉机织成平纹织物。




  为了让法官从外观上进行辨认,冼达峰在征得法官同意后,将两件分别为“莨纱”和“莨绸”的织品拿到法官面前。“莨纱是有孔的,莨绸没有孔,很容易分辨。”冼达峰说,其实梁某传承的只是“莨绸”,并且只是晒莨染整工艺出来的一个产品,与国家和广东省订立的“莨纱”标准完全不符合,因此不是真正的香云纱产品。

  “它们都是广东很好的文化,但工艺完全不同。”冼达峰说,“莨绸确实不是香云纱,就像烧腊都很美味,但我们不能把烧鸭说成烧鹅一样。”

  冼达峰的代理律师还表示,被告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一种“染整技艺”,非香云纱产品。被告对外大量宣传的是所有经他们晒莨染整之后都叫香云纱产品,对产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等作虚假宣传,其宣传内容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四被告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和不正当地混淆获得巨大商业利益,严重损害了原告所开发和恢复的“莨纱”产品即真正的香云纱的合法权益。

  被告:“他的行为跟韩国有人争孔子一样”

  “事实上,在2006年着手启动申遗时,香云纱技术就已经中断了30多年,只有顺德一家晒莨厂一直在运作。活态传承的晒莨师傅也只有这家厂的老师傅,他们一直都是沿用香云纱的名义去做莨绸。”被告一方律师表示,香云纱只是晒莨后的丝织物的统称。



  对于冼达峰所称香云纱标准的问题,有被告方律师表示,莨纱和莨绸的区分只是原告单方面的想法,没有权威部门认定。事实上,早在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相关公告中,在附件4中就对香云纱质量技术作了要求,对原辅材料、加工技术工艺流程、工艺要点、质量感观特色、理化指标等均作了细化规定。此外,2013年4月8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的广东省地方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以100%纯蚕丝织物为原料,单面涂上顺德境内河道的河泥,完成14个工序后的全手工操作丝织物便是“香云纱”。

图片来源: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香云纱协会官网



  对于冼达峰称他们是虚假宣传,有被告的律师指出,根据现行成文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的传承、传播、保护有强制性规定,宣传纯属政府层面的普及非遗知识的行为,媒体的宣传都是自发的合法行为。香云纱公司的生产经营行为亦合法合规,相反地,冼达峰把自己经营失败造成的损失当成是被告损害,纯属信口开河。为此,被告请求法庭依法驳回冼达峰的全部诉讼请求。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香云纱协会官网截图



  还有被告的律师表示,香云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产地在顺德,这些荣誉已经被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认定,生产过程也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原告开发莨纱就自称香云纱,就觉得行政机关做出的行为是错的,自己就是正确的,这跟韩国有人认为孔子是韩国人一样。” (广州日报)


香云纱还是莨丝绸?
“名称之争”背后市场效应与古老技艺并不矛盾



多年来,业界对我国广东珠三角丝织面料的名字争论不休,这种以天然植物薯莨汁,加上珠三角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泥,经过多道工序染整而成的丝绸面料,究竟该叫香云纱,还是叫莨丝绸?坊间有着不同声音:一种声音认为,纱经过晒莨染整后叫莨纱,绸经过晒莨染整后叫莨绸,合称为莨纱绸。用香云纱定义所有的莨纱绸是纱绸不分、以偏盖全,且香云纱这个名字没有体现能够反映其工艺核心部分的“莨”;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香云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穿着莨纱做的衣服走起路来声音响,且名气也响,所以叫“响云纱”,后来的人们根据谐音叫“香云纱”。2008年,莨纱绸的晒莨染整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为“香云纱染整技艺”。尽管仍存异议,“香云纱”这个名字却被更多地叫开了。不论是叫莨纱绸,还是香云纱,近些年这种丝绸面料以其低饱和度的色调和细腻的质感受到人们的追捧是毋庸置疑的。去年热播剧《延禧攻略》中精致的传统服饰正是采用了香云纱面料。

工艺繁复价格高

作为古老而又时尚的面料,香云纱的色彩看似简单,却层次丰富。香云纱产于广东省南海县一带,采用传统手工浸晒,原为荔核似的茶棕色,故又称为荔枝绸。现在已开发出两面异色、彩色、印花莨纱绸等多个品种。

香云纱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永乐年间,广东就开始生产并出口。清道光年间,佛山南海区晒莨染整造莨绸。鸦片战争前,广东丝织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标梭平纹织机”,后来的同治年代,同处珠三角的番禺、南海、顺德等地,因自然和人文环境上的近似,都出现了莨绸的制作。1915年,西樵镇的程丙全、程绍江、程泽、程周等4人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首创了纽眼通花的白坯纱。经过薯莨染整之后的莨纱,便是后来被称为香云纱的面料。此后,佛山、广州、顺德相继开辟了生产“白坯纱”和莨纱的工厂、晒场,使珠江三角洲呈现莨纱生产的欣欣向荣局面。20世纪初,广东佛山公记隆丝织厂是我国第一个工厂化生产莨纱的企业。从上世纪30年底开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莨纱都是该厂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销售对象主要是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老用户。

民国富裕家庭女士穿着香云纱服装 

香云纱的传统制作工艺全部用手工操作完成,用纯植物染色。从开始制作到成为可以使用的成熟面料,最少需要3年的时间。10多道工序也繁琐艰辛:将蚕丝作为原始材料、用薯莨的汁多次煮练、刷上富含铁质的河泥后,还要经过多次曝晒。制作过程对天气、工人的技艺要求十分严苛,必须选择4月~10月的太阳,在草地上晒一个星期,而且要一气呵成,否则会把蚕丝沤烂。晒莨工艺由操作工人历代师承下来,因为天气、场地各不相同,生产时要根据经验来调整工序和莨水的浓度。

普通的香云纱制成的衣服会卖到1000元左右,高质量的香云纱衣物更是高达上万元,高昂的价格背后代表的是中国古老的精湛手艺。

市场小众守业难

香云纱自诞生之日起,命运跌宕起伏。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加快,吞噬着越来越多的土地和资源,不受污染的河泥日渐稀少,香云纱的生产也举步维艰。

不仅如此,由于香云纱服饰色调、款式单一,随着棉纺、化纤类产品的冲击,香云纱曾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上世纪中叶以后,香云纱几近失传。

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非遗”后,香云纱一度陡然大热,不少人以为有利可图,纷纷加入香云纱生产行列,2009年高峰时期,仅顺德就有晒莨场过百家,年产量一度高达1000多万米。然而,由于原汁原味的香云纱采用价值几十万一吨的蚕丝印染而成,成本的高昂令优质香云纱服装价格动辄成千上万,消费群体仅局限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群,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这为它的市场拓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加上香云纱产量过剩等问题的出现,从2011年开始,香云纱产业逐渐走向低迷。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一些生产商采用了香云纱的染整工艺,但原材料却采用一般的化纤纺织布,而非传统采用的蚕丝,一些假冒伪劣香云纱产品充斥市场,产品价格也一路往下压,一件衣服的价格从100元到几千元不等,高端变低端。

由于香云纱制作工艺繁复,且较辛苦,收入也并不可观,因此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培养一个香云纱的师傅至少要7~8年,真正的香云纱只有在熟练的莨纱工手中才能做成。每一件香云纱都不一样,因为布料不同,晒制的时间与温度也不一样,这全靠师傅的手艺。即使手把手教徒弟学两三年,也未必能教会,传承下去有难度。”香云纱染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珠由衷地说。

与此同时,难以招到高端的设计人才,也成为香云纱发展的瓶颈。

保留传统再创新

虽然面临着传承艰难及发展困难的局面,但是社会各界对于香云纱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

为了进一步保护香云纱,在时装设计师梁子的倡议下,梁子时装联合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香云纱”及“香云纱服装”国家标准并已实施;梁子与顺德区政府一起投资建立了“香云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且捐资200万元,成立了“香云纱保护基金会”,致力共同保护这一珍品。

2017年10月底,位于伦教龙洲中路的广东香云纱博物馆破土动工。作为新天成香云纱集团开发的文化产业项目,将对种桑养蚕、织布、印染、设计、制作成衣等香云纱整个制作链条进行展示,馆内还会收集有关香云纱的历史资料、制作工具等,计划以旅游为载体, 整合岭南文化特色,以此展示香云纱的发展历程。





封莨水
工人们在烈日下晒莨

广东宝丽雅公司董事长叶中平表示,香云纱应该着重创新,赋予其新的内涵,才能继续保持生命活力。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廖雪林表示,不少设计师将香云纱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在面料及款式等方面成功进行了诸多创新。“制作香云纱的薯莨染料和一整套独特的染整技艺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款式设计和颜色搭配上更加时尚了,这样既尊重原有布料的特性,又注入了创新的元素,更受市场青睐。”

香云纱服装设计师蔡敏看来,保留香云纱传统古朴的同时,更应融入设计创意,将其融合升级。“作为一项传统非遗,只有通过设计将它带入市场,才能最终将这种非遗技艺保护和传承下来。”蔡敏说,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一些美学理论,还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鉴赏力。她将设计与创意元素相融合,开发了围巾、包袋等产品,甚至还与石湾陶艺、石湾美酒、岭南画作“联姻”,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中国纺织报)


香云纱传承人之争引发两地暗战

 

  顺德拟建保护示范区

  本报讯(记者/王基国)深圳市将香云纱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欧阳小战确定为代表性传承人,此消息近日在深圳、顺德两地网络引起了热议。联系深圳近几年在香云纱上所做的一系列文章,顺德与深圳的香云纱之争无论民间还是媒体都炒得热火朝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与角力,似乎正在紧张地进行。

  然而,顺德区政府却对此较为平静。他们认为香云纱在顺德的源头地位根本无可争议,同时顺德事实上就香云纱的保护与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香云纱在顺德的复兴指日可待。

  梁珠:

  我是国家文化部确定的传承人

  6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顺德立交桥旁的成艺晒莨厂采访。说到香云纱之争,这个一辈子从事香云纱染整的74岁老人梁珠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证书和金牌,证书与金牌上都印有“确定梁珠为香云纱非物质文化遗产染整工艺传承人”字样,颁牌单位为“国家文化部”。

  “大约两个星期前,我刚从副省长雷于蓝手里接过这块牌,我是国家确定的传承人,根本就无须争议。”梁珠对记者说。

  据悉,早在明永乐年间(约15世纪),顺德就开始生产并出口香云纱;上世纪30年代,香云纱生产达到鼎盛时期,主要销往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价格可比黄金。当时,顺德有香云纱工厂500多家、1万多名工人,日产香云纱4000多米。上世纪九十年代,莨纱、莨绸在尼龙等布料的冲击下,一度在南海绝迹,顺德仅存少数几家。刚入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梁珠所在的顺德区伦教成艺晒莨厂是当时挺下来的其中一家,现在顺德的晒莨厂还有四五家。正是因为这样,顺德香云纱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深圳非遗办市级传承人的资料表明:香云纱在深圳市龙岗村葵涌街道办的传承超过100年,传承系谱上新确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欧阳小战是第四代传承人,其父亲的爷爷就已经在从事香云纱的印染工艺了。不过,2000年后,欧阳小战将印染厂搬到了番禺,服装厂还留在深圳。

  说到欧阳小战这个人,梁珠拿出了这几年来欧阳小战在成艺晒莨厂的进货记录。记者留意到,进货单上都有“欧阳小战”、“欧阳小芬”的字样。梁珠表示,欧阳小芬是小战的姐姐,也是其在深圳公司的法人代表,事实上欧阳小战一直到成艺晒莨厂拿货。

  据介绍,目前香云纱的染整工艺必须要用到一种河泥,而这种河泥只有顺德伦教才有。曾经有某些国家的人企图将这项技术偷去他国,但由于根本找不到这种特殊的河泥而作罢。而深圳也不可能找到这种特殊的河泥。


  顺德:

  我们一直在努力

  顺德文体局局长张新杰的台面上,摆着一张请帖,内容是深圳的梁子服装公司6月27日在北京举办“夏有莨风”外交官时尚沙龙,沙龙上将全面展示香云纱独特的历史与无限的风情。这几年,梁子公司的一系列成功推广,使得这一传统的服装文化,开始风靡世界,香云纱在经过一段低迷之后,再次成为一种传统与时尚天衣无缝的流行。

  除此之外,虽然缺乏历史的传承,近几年深圳一系列推介香云纱的做法也显示出大手笔、大气魄,与此相对应,顺德方面一直显得较为低调,并引发了一些人的指责。

  “在如何保护与开发香云纱,再现香云纱的历史与风情方面,根本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顺德无所作为,说这种话的某些专家很无知。”顺德文体局副局长罗瑞强表示。

  据了解,顺德文体局早在去年就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调研,出台了《中国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旅游开发报告》,在顺德所做的《顺德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战略规划》中,也对香云纱做出了保护与开发的一系列规划,明确了将香云纱产业化、工业化和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的构想。目前,顺德区政府与伦教街道已经在建立保护示范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占地800亩的示范区的征地工作也即将开始。

  “先出规划,再出具体措施,计划在我们这一届做好这件事情”,罗瑞强表示。

  文体局长:

  深圳做法值得深思

  在采访当中,顺德文体局局长张新杰对香云纱的两地之争,并不像民间与媒体想象的那样一触即发,反而显得出奇的平静。

  张新杰表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以前传统文化无人争,现在却在大力争取,这说明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了各地政府的空前重视。当然,不能说引进几个人才,就说历史文化的根脉在那里。“按照这种推理,我们顺德似乎也可以通过优才计划,引进几个京剧人才,然后就可以将京剧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张新杰反问。

  对于此次两地之争,张新杰有另一番解读。首先,深圳的做法值得顺德深思,其对文化品牌的重视值得借鉴,他认为深圳完全有权利这么做,顺德也不可能对此指手划脚。至于国家主管部门批不批当然又是一回事。

  其二,通过这一事件,顺德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资源,这促使顺德更加重视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更加珍惜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三、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地区与地区的融合,外在表现为经济上的较量,内在的更是文化的角力,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小文化的消失,主流文化的主导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因此,在文化作为产业最高竞争形态的今天,顺德必须要将文化发展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

  “我们现在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不在于产出多少税收,关键在于如何将文化资源变成产业资源。”张新杰强调。( 2009年06月23日   南方日报




C2000几乎是佛山网站最早话说香云纱的 


佛山香云纱

作者:梁柘成

    沈廷芳《乾隆广州府志》记载:佛山丝绸之精,金陵苏杭皆不及也。香云纱是佛山丝绸的传统珍品,是佛山人的骄傲。

    佛山丝绸的生产始于北宋。自宋朝以来,南迁汉人把农桑的生产技术带到岭南,人们筑堤围垦、种桑养蚕,逐渐形成了佛山一带的很有特色的桑基鱼塘区。聰明的农人利用池塘的水面养鱼,堤埂上种桑,桑叶喂蚕,蚕蛹喂鱼,鱼肥蚕壮茧丝优。农桑的兴旺推动了佛山丝绸业的发展。明、清以来佛山的光缎、五丝、八丝、香云纱就誉满天下。




穿着莨绸的清末民初妇女


    香云纱是质地轻薄、爽滑的桑蚕丝织物,油润乌亮,着体轻快凉爽,乃旧时富贵人家的夏季理想衣料。

    香云纱是利用广东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液汁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佛山邻近的河涌塘泥覆盖日晒加工的。因为含有单宁质的薯莨液汁与本地河涌塘泥特有的铁矿物质作用,变成了蓝黑色的单宁酸铁,使桑蚕丝纤维包裹上一层薯莨膜,于是,河涌塘泥覆盖的丝绸面呈蓝黑色,丝绸底则呈棕红色,成为一种越穿着越油润乌亮,越穿着越轻快凉爽的纱绸衣料。在四、五十年代是南国及港澳南洋的时髦新颖的时装衣料。



   有《广州竹枝词》云:
     洋船争出是官商, 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 银钱堆满十三行。
                     (屈大均《广东新语》)

    竹枝词中所说的广缎,佛山香云纱是其中著名的纱绸珍品。但时变势易,如今在佛山市是再也找不到一寸香云纱了。市面上的时装面料大都是合成纤维的印花绸和化纤布。

    闻佛山市要发展旅游业,祖庙东要建旅游街区,要开发佛山传统特产,那么,香云纱应是其中不可忘的了。只是目前佛山市生产丝绸的红棉丝织厂和公记隆丝织厂的真丝绸也渐趋量減了,广缎都面临式微,就别论香云纱。知道佛山市有丝绸珍品--香云纱的都五、六十岁了,晓得制作香云纱绝技的硕果仅存的师傅已经七老八十,要抡救香云纱就得尽快!



    我想:有一天,五洲四海的宾客们来到了福贤路东华里,在充满南国情调的南粤民居里买到乌黑光亮、润滑凉爽的丝绸珍品--佛山香云纱时装,必然为远方来客的佛山一游增色无限。(90年代首发《佛山日报》,C2000网专题讨论)


  相关链接


在岭南天地睇时装“苏”——翩翩香云纱 浓浓岭南风

来看看央视纪录片《香云纱》!

顺德丝绸纺织业的前世今生

作为纺织业的一哥,广东佛山溢达纺织明确拒绝在外国客户要求声明未采购新疆棉签字

红棉厂首任支部书记周溪舞说红棉丝织厂

六十年代初邓小平来到红棉丝织厂……
曾经的“红棉”,这里一定有你姨妈姑姐叔伯老表在——丹心洁!

讲咗曾经“红棉”,再说曾经“为民”——公记隆丝织厂的浮浮沉沉沉沉落

【适安里今昔】
从潘涌大街、公正市,到公正路,见证佛山人的“牙齿当金使”
各式金银首饰铺、首家女厕在这条佛山老街诞生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